第三百五十四章:观摩团抵达!纪纲告密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姐姐小说网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五十四章:观摩团抵达!纪纲告密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五十四章:观摩团抵达!纪纲告密!

  “下官锦衣卫千户,求见燕王!”

  纪纲恭敬站在书房外,眼神余光悄悄窥探内里。

  ‘沈仁完全倒向朱四郎了!’

  见到沈仁坐在里面,心中只是略微有点惊讶,来福建、江浙秘密活动快一年,关于沈仁等福建军政官员的态度变化,他还是比较清楚。

  甚至,他都已经把锦衣卫线人,安插到了沈仁身边。

  若没有这种高效办事的能力。

  他也不可能短短时间,被蒋瓛提拔为锦衣卫千户。

  ……

  书房内许久没有回应。

  纪纲顾不上想其他,心头渐渐沉重。

  审视的视线落在身上,让他有些喘不上气来。

  “进来。”

  直到屋内平淡声响起时,压力才骤然消失。

  呼!

  纪纲暗暗吐了口气,更加小心谨慎了,进入书房,来到书桌前,郑重行礼“下官纪纲,拜见燕王。”

  朱棣审视着此人。

  这个人为何出现在这里?

  与锦衣卫百户去梅花瓶收买吕珍有没有关系?

  吕珍向他汇报,神秘锦衣卫百户,自从出现了一次,这一年多,再未现身。

  仿佛把吕珍给忘记了。

  但他知道,幕后之人不是忘记吕珍。

  吕珍在幕后之人手中,是一条长线,只有在最要命的时候,才会突然启用这颗棋子。

  有这种耐心,布置这种棋局的幕后之人。

  他不敢、不想、不愿深究。

  至于纪纲,都升任千户了,却突然出现在福建。

  他能猜出很多中可能。

  比如,在福建建立更为完善的锦衣卫系统。

  全方位,全面观察福建风吹草动。

  ……

  罢了,左右他也没想做什么,这些人想做什么就做吧。

  朱棣收敛思绪,语气平缓询问:“纪千户来见我,有什么事?”

  纪纲感觉压力突然消失,瞬间有种如沐春风感,暗暗苦笑。

  说实话,他不想靠近这位。

  为了观察朱四郎的海军、新军,他也乔装打扮去了闵安镇码头。

  吴海就那么被杀。

  仿佛捏死一只臭虫。

  “禀王爷,下官是来通知王爷,观摩团已经从金陵出发……”

  宋濂、沐英、蓝玉、俞同渊、方孝孺……

  沈仁听闻纪纲报出的一大堆名字,惊的微微张嘴。

  观摩团的规模,也太大了吧?

  余光看向朱棣。

  朱棣也略微震惊,‘没想到,老头子弄出这么庞大的观摩团。’

  腹语同时,点头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
  原本打算,处理完福建的事情后,就尽快折返鸡笼屿,如今看来只能停留在福建,等观摩团抵达,然后一起去鸡笼屿。

  从观摩团离开金陵的时间算。

  去鸡笼屿大概是年节前后吧。

  就招待观摩团在鸡笼屿过年吧。

  很快,朱棣就有了观摩团抵达后的大概安排。

  起身,来到沈仁身边,拿起火铳,转移话题询问:“春节后,我让辉祖交由锦衣卫,将这种长管身新式火铳送回朝,你知不知晓此事?”

  纪纲暗暗苦笑。

  他已经猜到,朱四郎想问什么。

  他当然知道了。

  他在金陵时,就专门负责收集、汇总、分析福建方面锦衣卫信报。

  朱四郎送回朝的火铳,他不但亲眼见过,而且还亲自射击试验过。

  长管身火铳在百步左右,依旧有很强杀伤力。

  除了准头比不上弓箭,可几乎已经和弓箭差不多了。

  其实,战场上,两军交锋,并不追求特别苛刻的准头。

  就是弓箭兵,战场上,很多时候,也只是瞄准敌人密集的区域,进行攒射罢了。

  利用密集的数量,达到大量杀敌的目的。

  当然,即便长管身火铳,相交弓箭的弊端也很大。

  发射后,重新装填弹丸、火药所需时间太长。

  一个善射的弓箭手,射出六箭,火铳手或许才能完成两次射击。

  “卑职知道,此事还是卑职亲自处理,禀明指挥使,又由指挥使向陛下汇报……”

  朱棣微微皱眉。

  纪纲突然变得更加恭从,让人费解。

  “既然你亲自处置,那就应该清楚,我送这种长管身火器回朝的目的。”

  纪纲硬着头皮点头。

  朱棣继续,“我在鸡笼屿的火器工坊都已经找到了一种,比较廉价且效率较高的改进工艺,朝廷匠作监,拥有数万名匠人,这么长时间,对火铳的改进如何了?”

  来了!

  纪纲早猜到朱棣要问什么,已经想了一套应付说辞,“禀王爷,朝廷认为这种长管身火铳,还有很大弊端,所以决定在王爷长管身火铳基础上,继续摸索研究,希望能制作出一种,彻底取代弓箭的火铳,匠作监的大人们认为,用现在这种长管身火铳,代替朝廷现在用的铸铁短管身火铳,耗资巨大,提升却微乎其微……”

  朱棣眉头皱的更紧了。

  老头子他们难道就这么短视?

  长管身火铳的确还有各种各样的缺点。

  但战场威力也已经十分惊人了。

  他是先天条件不足。

  否则,陆军第一镇,他就会大量列装火铳。

  把刀盾兵的比例,压缩到最小。

  说实话,配置了铳剑的长管身火铳,其实基本已经满足,冷兵器作战和热武器作战了。

  陆军第一镇,接近一万三千人。

  如果配置一万把长管身火铳,在配合少量方便携带的铸铜小炮。

  就算面对骑兵集团冲锋。

  他都敢直接迎战。

  多段排枪+铸铜小炮发射铁砂。

  百步距离,即便骑兵速度快,也会成为一道天堑。

  另外还有陆军骑兵标、以及少数刀盾兵配合。

  不对!

  “纪千户!”就当朱棣意识到,纪纲说谎了,沈仁突然开口:“陛下对这种长管身火铳,真是这种态度?”

  纪纲的说辞没错。

  可他才不信纪纲这套说辞。

  当初因为听信金陵传来的各种信息,差点做出蠢事后,他就专门让家人回金陵,各处打听。

  得到的结果是:陛下十分重视燕王的意见。

  燕王摆明了要在新军中,全部列装这种长管身火铳。

  他不信,陛下会因为长管身火铳的缺点,就放弃改进长管身火铳制作工艺。

  朱棣单手举火铳,铳剑尖锐尖刃,直接抵在纪纲下颚,“说!”

  下颚传来的冰冷感,让纪纲浑身紧绷。

  循声看向朱棣。

  对上朱棣冰冷眼神,纪纲满嘴苦涩,原以为能糊弄过去,没想到还是被识破,结巴道:“殿下,据卑职打听……”

  匠作监一些官员,是太子系的人。

  这些人不想改进成功后,军中上上下下都说,长管身火铳是燕王弄出来的。

  直白点,就是不想燕王在大明军中影响力太大了。

  所以就直接把改进火铳之事,束之高阁。

  至于皇爷,日理万机,事情交代下去后,以为下面人会认真做,就没有再关注。

  现在好了。

  匠作监那群人不愿做。

  人家燕王仅用半年时间,看样子,是改进了制作工艺。

  至少,应该能承受得起,所以才开始在新军列装。

  燕王都能承受得起,这种生产工艺,朝廷肯定也能承受。

  燕王鸡笼屿小小工坊都能改进工艺。

  朝廷匠作监,数万能人巧匠,定然不在话下。

  本来,观摩团不需要羡慕此事。

  可如今……

  全都被匠作监那群自做聪明的文官给搞砸了。

  也不知,此等利器,列装军队后,成千上万人齐射,何等壮观?

  也只有等观摩团抵达,跟随观摩团一起去鸡笼屿,才能一窥真容了。

  等着吧。

  若是永昌侯、西平侯等人观摩后羡慕,得知事情原委,匠作监那群自作聪明的家伙,铁定要倒霉。

  ……

  沈仁看向朱棣,见朱棣愣怔同时,满脸失落,不由叹了口气。

  这个答案,他早猜到了。

  他也断定,殿下肯定会膈应难受。

  一片好心。

  却被小人揣度,任谁都会愤怒、失落、膈应。

  ……

  朱棣默默叹了口气。

  他真的挺生气。

  没想到,就因不想让他扩大在军中影响力,就有人把长管身火铳束之高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iejie9.com。姐姐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jiejie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